第三日简报|“关注积极心理,提升学生幸福”辅导员心理专题培训

发布者:陈洁宇发布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10

2022年11月18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进行到第三日,席居哲教授带来了“幸福之羁绊”和“幸福之真相”两场讲座。


图片


培训伊始,席教授从“三件好事”引入,让学员们进行“幸福三件事”的练习,生动地介绍了积极活动干预的方法。接下来,席教授邀请学员们参与问卷调查,并结合往年基于200万人的调研结果,分享了自己关于幸福的研究结果,在互动中让学员了解民众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席教授也强调,积极心理学在我们工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希望学员能够灵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思维和视角。

图片


接下来,席教授分享了幸福感的重要研究,发现外在因素只能解释不到20%的幸福感,说明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物质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决定是否幸福的是内在的认知。基于常见的不幸福表现,席教授接下来讲解了人为何容易不幸福,以及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关系。紧接着,席教授澄清了一个观念,积极心理学中提到的积极,并非是消极的反义词,即积极≠消极,只有正视问题,悦纳现实,才能感受生命的厚度。席教授强调,人生根本目的是让生命有质量,这其中有两大纲领,最高纲领是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爱己爱人;最低纲领是不放弃自己的生命,不谋害他人的生命。此外,在集体主义文化下,社会比较容易成为常态,向下的自我比较会使人增加自尊,而向上的自我比较就会产生焦虑、自卑、不快乐。席教授结合的实证研究,强调去自我关注的重要性,引导学员了解理性的社会比较的重要性。

在下午的培训中,席教授聚焦“人为什么容易不幸福”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引导学员意识到,幸福不在于
占有,它的居处在我们的内心。接着席老师为学员们解答为什么人容易不幸福,从人常不能做情绪的主,到幸福感受到边际效用递减律的威胁,最后到幸福的追求没有终点站,共八条原理。席教授分享了齐加尼克效应、“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引导学员看到我们可以在研究中、工作中的某些方面精益求精,但也需要在生活中学会知足,汲取道家的阴阳平衡观点,实现幸福。

图片


在最后一个部分,席教授结合当代年轻人的烦恼,结合“奶头乐”现象,向我们分享了在信息爆炸的现代,因为不断推高的快乐阈限会带来可能的不幸福,我们要学会保护笑点。随后,席教授向我们介绍应当如何生活,如何获得幸福。席教授还向我们讲解了简单的应对方式,比如写日记、记录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制定目标、冥想、锻炼等。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席老师还提及积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学生幸福成长,许学生光明未来”,那么在高校环境下的教师更要尝试接受差异化,从更高的角度来感受教育之美,从而高效、有针对性地帮助到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也需要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感,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在席教授娓娓道来的授课中,第三天“高校学生工作者积极心理学专题培训”落下帷幕。老师们带着一天的收获尝试提高自身的幸福感受性,探索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方法。


学员分享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 贺传荣
辅导员是与学生群体联结的最为紧密的人,最容易影响学生,其实有的时候也是很容易被学生的情绪所影响。教师的幸福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幸福感的老师在工作中才能远离倦怠,才能把教师这一工作当作事业去完成,才能培养出健康心态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自我的心理调适、积极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积极心理学,可以引导我自己可以跳出一些负面情绪,当我们能够用积极心理学视角去看待身边发生的事物,理解学生就会变得更温暖、更温情。更好的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更好的引导和带领整个团队。疫情之下,各种事情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活在当下,积极应对,保持乐观的思维和心态,我们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加强、不断深入的过程,本次的培训,让我感觉自己又获得了满满的电量。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心态更加平和积极,提升觉察和感知力,帮助他人;探索自我。



上海商学院 刘观园
席老师在18日上午的分享中,关于幸福的界定,幸福是什么?大众的幸福认知是怎样的?为什么感到幸福?不幸福表现的三类:忙碌奔波型(牺牲眼前的快乐,只顾追求未来目标)、放纵享乐型、虚无主义型。除了认同幸福多重要,从现在开始,当下开始。我们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行动胜于言语。


下午分享、探讨了关于人为何容易不幸福的议题。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越想成功或越怕失败,齐加尼克效应越强。面对如今生活方式剧变,信息技术带来生活方式革新,也带来巨大挑战。每个人都应该警惕“奶头乐”,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在生活中保持清醒,保持思考才能保持幸福。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陈思祺
席老师带我们分析了人为什么不幸福的理由,从知识领域中去分析,自然生物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做到生活中的游刃有余,人却又是情绪的奴隶,情绪使人类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热认知者,才会产生阴差阳错,时光弄人之感,而我们又是集体主义文化下,所以更喜欢比较,比较也是一把双刃剑,向下的自我比较会使人增加自尊,而向上的自我比较就会产生焦虑、自卑、不快乐。

生活是一场带有将就的讲究,生活的真谛是痛并快乐着。这让我想起我高中时,我室友和我关于快乐还是难过的话题讨论,我记得我同学说体验了难过才知道快乐的难能可贵和快乐对我们的意义。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 徐奥燃
我们以为钱可以让我们幸福,以为物质可以让我们幸福,以为虚荣可以让我们幸福,以为那些“美好”的事物可以让我们幸福。事实上,当我们经历足够多的世事后,我们会发现“美好”的事物并非那么美好,而“丑陋”的事物也并非那么丑陋。

我们的痛苦源于我们的错误的认识,而改正错误的认识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经历挫折,痛苦。这是我们成长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仍然有错误的认识,我们的生活就会不断的有挫折出现,直到我们对于人,对于人生,对于世事有了足够清醒的认识为止。我们就象是盲人摸象一样,对于人世间的事物,总是看的过于片面,于是导致了人们对于错误事物的盲目追求。于是产生了人的痛苦。我们就象是不规则形状的石头,不断的受到河水的冲刷,直到我们被磨圆为止,我们的幸福就来了。


幸福本该是很简单的,纯真的时候最容易得到它,而纯真之时有无法认知它。矛盾的人生,就像一种循环而又无止境的多米诺一样。

当外界简单时,我们的心的起伏会小一些,平稳一些,此时,我们更易感到幸福。当心不在意外界时,无论外界是简单还是复杂多变,我们的心不会再有波动,于是我们的心中没有了快乐,没有了痛苦,我们的心会变得淡定,平和。

专注自我,放下评判。生活简单了,幸福就来了。

华东师范大学 钱艳英
过去我总是以外在因素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幸福中,通过比较来定义自己的状态,以追求为名不知足。对照所谓的远大目标,常常发现有太多不确定、太多不圆满,导致焦虑、忙碌奔波,牺牲了眼前的快乐和幸福,总是自感不幸中。而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看到人生本就是得失的结合体,因此不确定、不圆满才是人生的主旋律,而过分追求圆满和确定性会导致更多的痛苦。


而得与失、幸与不幸在于人的一念之间。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平衡人生的两个维度,单纯偏执地追求积极情绪而摒弃消极情绪,一味追求某一维度将使人生变得单调、失衡。而痛并快乐着,接受自己处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

混合状态,带着眼泪微笑面对人生,将视角放眼到更广阔的时空里,关注积极的体验,享受当下的幸福和快乐。
华东师范大学 杨欣怡


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老师们也给出了一些小技巧,比如写日记、记录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制定目标、冥想、锻炼等,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技巧去实践。结合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告诉发展的大环境,我们也要警惕搞笑视频、网络短视频背后的隐患,即不断推高的快乐阈限会带来不幸福,要学会保护笑点。


上海电机学院  张静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取决心态的感觉。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对幸福形成各自不同的看法,人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幸福的一生,没有人拒绝幸福,也没有人放弃幸福。只有当满足人们对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时,才是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以其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着,同时还强调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幸福的过程。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以及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充满美好的明天,都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还取决于心理状态,当你感觉幸福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很美好,生活中阳光灿烂,而相反,感觉不幸的时候,似乎你的世界总是充满阴霾,一片昏暗,所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最为重要的,拥有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勇敢做自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