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 | 第四日简报

发布者: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发布时间:2021-01-10浏览次数:529


      2020年11月9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进入尾声,席居哲教授带来了《大学生心理弹性增进方案》和《高校积极教育实施策略》两场讲座。



      席老师上午的讲座从“心理弹性的定义”“心理弹性的积极意义”和“培养心理弹性的方式”三个角度来向大家解释心理弹性。



       在介绍心理弹性的定义时,席老师引用了很多的经典实证研究,还提到了小说家塞万提斯“唐吉可德式”的人生经历来帮助大家理解心理弹性“摧而不垮,愈挫弥坚”的特点。由于心理弹性的可教性和可开发性,好的心理弹性不仅可以提升当下的心理状态,还可以促进未来发展出更多的心理资本。席老师在讲座进行过程中使用了生活化的例子说明了心理弹性的前瞻性意义,同时还提到了很关键的一点——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还给到当前社会教育体系一个提示:心理弹性可以让学生减压与学业目标达成具有一致性,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对立。


       之后的内容则是围绕系统互动视角下的心理弹性的培养,依据一些需要考虑的效应和模型,针对增进心理弹性应该有选择地开展工作。席老师使用生动的例子为引,围绕个体水平、家庭单元和社会层面三个角度向学员展示了心理弹性的可行增加方案。


      那么在“增加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途径”这个话题上,席老师提到可以从构筑良好同窗关系、调整自我同一性、提升计划性、注入希望感四个方面进行增进心理弹性的工作。


      下午的讲座中,席老师从系统观的视角阐述高校积极教育的表征和如何实施。首先是以北京大学对于青少年“空心病”的调查研究为例,揭露出目前大学生并没有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困扰。



       那么针对这一现状,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就显得额外重要,而以“反木桶理论”为重要基础的循证化积极教育,正能够为高校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贡献出力量。如果从具体的内容来看,具有丰富体验的“促创”教育方式是能够让大学生真正受益的积极教育。


       培训最后,席老师提及积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学生幸福成长,许学生光明未来”,那么在高校环境下的教师更要尝试接受差异化,从更高的角度来感受教育之美,从而高效、有针对性地帮助到学生。




学员分享摘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章小亮


四天的培训,各位专家的讲授使我收获颇丰。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从幸福及优势理论的视角为我们讲授了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将如何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之相结合,用自身的经验为我们形象展示了积极心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曾经非常有幸参加过樊老师的团体心理辅导专题培训,樊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钦佩神往。黄臻博士用大量生动丰富的案例和故事为我们讲授了成长性思维及其应用,讲座全程风趣幽默,妙趣横生,最后的“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席居哲教授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视角,结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内容,为我们深入讲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实际工作有具体指导。通过几位专家的讲授,我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拥抱阳光,积极幸福。我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自己也会把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加以应用,在自我正向激励的同时,也用积极的方式去影响我的学生,与学生一起努力,不断成长。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马娜    


随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会下降,似乎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把幸福给弄丢了,这恰恰反映出了物质的富足并不能获得辛福感的唯一途径,如何使自己内心深处或从精神上去感受幸福,才是更为必要的,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掌握积极教育的方法,要认识到“教育之不能”。教师应该更注重的是鼓励学生,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潜在能力,使它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人格有助于学生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主观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衡量学生内在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平台,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张燕黎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使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有意义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受。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胡蕊婕


本人是第一次接触积极心理学,非常庆幸在这懵懂的第一次,就是心理学大咖樊富珉老师为我打开了这样一扇大门。樊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学专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尤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在课堂上除了带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外,还组织我们进行讨论和小任务。虽然是相隔甚远的网络课堂,可整个课堂依旧是生动活泼。通过樊老师的课程,让我了解到在心理学的领域还有这积极心理学这一分支,积极心理学研究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在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心理学不止要关注或说聚焦于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的研究,更要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学积极的一方面,并将积极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发挥出来,推广出去。此时让我对积极心理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这次报名参加此次培训倍感幸运。接着黄臻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关于成长性思维的研究和应用,这对我来说同样是既陌生又新奇,且成长性思维的理论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思想上的冲击,我认为成长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认知。同我以前的认识大为不同,之前总觉得关于我们的思维可能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物质层面的大脑也是已然成型,不会再发生改变,好像到了“吃老本”的年纪和状态。通过对成长性思维的学习,对我产生了很强的激励作用,如果我们愿意学习愿意思考,我们的大脑总是会形成新的“脑回路”,还是可以不断的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脑库越发强大。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的大脑总是处于成长中。


席居哲教授为我们连续两天带来了丰厚的积极心理学内容,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心理弹性”的理论。心理弹性是一种摧而不垮,成功适应、积极向上的生命能量和发展潜力。席老师的讲授也是非常生动,不断穿插各种事例和故事,授课语言也是诙谐幽默,让人心情愉悦。老师剖析了人的心理弹性和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如何增强心理弹性等。席老师两天的讲授内容丰富详实,还需课后不断回顾和吸收。


我觉得此次培训对我的影响更多的在于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最为深刻的应该是对自己内心的剖析和面对生活的心态产生了积极的变化。相对于将内容传输给学生,我收获的更多的可能是学会怎样更好的面对自己的生活,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相信积极心理学对我产生的积极影响会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通过这股力量,更好的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是一次培训,也是一场治愈。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徐浩


四天培训非常快结束了,对于刚踏入心理领域的我收获良多。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作为兼职辅导员,每个礼拜都会有学生种种问题的出现,其中不乏许多心理问题学生,但对于兼职研究生的我而言,可能仅仅只是把他们作为同学之间的矛盾或学生个性的张扬来处理,未曾当作心理问题处理。而今年正式作为专职辅导员入职,很快接手各类工作,从同事们的谈论中,我才开始意识到原来辅导员工作中会有如此多的心理问题学生,正式接手班级,正式开始处理心理问题学生,我才开始发现,原来处理个案、危机如此的复杂困难,与学生之间沟通的词穷,处理问题的生硬,让我意识到专业性的重要。也正值心理问题爆发的十一月有了此次积极心理学的培训,从多次遇到的心理问题中统计,可以明显看出抑郁症在高校学生中普遍性存在,因为当看到对于如此契合“对症下药”的培训,我第一时间选择了报名。


正式加入培训,樊老师的第一节课,让我觉得培训并没有想象中沉重,樊老师生动,积极,活泼的引入,让每节课前忙碌的我们都能第一时间集中到课程中来,从积极心理学概念,到团队心理辅导,樊老师的课程生动诠释了积极心理的本身,挖掘点滴的幸福,追求人本身愿意趋利避害的心态,增加每个人的幸福值。相较于线下课程,线上的内容最让人期待的环节便是能够参与到团队问答环节,随机分组中意外分到黄臻老师一组,欢乐活泼的交流与谦和友善的态度让人不禁感到如此舒适,这也许就是积极心理学本身带来的魅力或能量。第三四天的培训,来自于席居哲教授,席老师运用各类例子和经典故事生动分析了幸福的获取与幸福挖掘,让积极心理学在高校的运用策略。


对于初次接触心理学培训的我,接受了心理学中最阳光、积极的学习内容,无疑是幸运的,听完积极心理学运用课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给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浸润在阳光中,给每一位心窗未开,甚至“发霉”的学生带去心灵角落的一缕阳光,能够接受积极心理学的培训是幸运的,因为认识了一群活泼的组员,也因为收获了慢慢的正能量,希望下次能够进行线下的学习培训,让我们更实际的接触积极心理学本身。




上海海事大学 陆思怡


席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积极教育理论之反木桶理论,即符合身心发展的经济学,同样精力的教育投入,短板收益率小,还有失去兴趣的代价,这显然是不明智;同样精力的教育投入,长板收益率大,还有拉动兴趣的收益,这显然是值得;当然,这不意味着不去做任何短板工作。


反木桶原理在高校中的应用体现在,班级之中最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善用短板效应的人,总是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让自己更加优秀;而那些“偏科生”则总是在自己最喜欢的科目上下工夫。当然,按成绩的高低来说,自然是“木桶理论”更有效,但对于一个人是否能成功来说,“反木桶理论”则更重要。想一想,那些被历史铭记的人,他们不都是所谓的“偏科生”吗?爱因斯坦偏“物理”,张衡偏“天文”,华罗庚偏“数学”,李白偏“诗歌”,罗纳尔多偏“足球”,而那些全科生,他们的名字在哪里?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功还是要运用自己的优势去做事。一个组织,最重要的是协调和无弱点;一个人最重要的却是有特色、有优势,因为一个人是用自己的优点去做事,而不是用自己的弱点去做事。


所谓“出奇制胜”,就是要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去攻别人的相对弱势,或者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去做事,凭借自己鲜明的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如果能够找准自己的特殊优势并不断钻研,就能够像钉子一样,突破重重包围,脱颖而出。这次的培训开拓了我对心理咨询的思路,给了我很多践行理念的途径,并将在未来真正运用到学生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