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主题培训简报·第四日

发布者:范家卉发布时间:2016-11-14浏览次数:1516

团体活动&集体反馈


 113日上午9点,“团体辅导的理论与实践”专题培训的第四天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308室准时举行,尽管天气阴沉,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学员们学习的热情。今天的培训主要为各小组的团体活动。经过前几天丰富的理论学习,老师们对团体辅导已不陌生,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精心准备了活动内容,准备亲身体验团体辅导。上午两个小时的团体活动,各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分别展开。在经历了破冰活动之后,从各个活动室里传出了轻松的笑声。小组成员们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和游戏,渐渐地深入探索诸如人际、情绪、家庭等主题。在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大家也是收获颇丰。王文秀教授也是亲临每一个小组的活动现场,观察活动的情况。

紧张的半天培训结束后,老师们漫步在丽娃河畔,欣赏着波光粼粼的水色,舒缓了紧绷的神经,获得了很好的放松,也为下午的团体活动做好了准备。

午依旧是以团体活动开始,各个小组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探索各自的主题。在leaderco-leader的带领下,成员们全情投入到每一个活动中,也更为自如地表达自己对于感情、家庭、生涯的看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大家重新集结在308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员们向王老师反馈了自己对于团体活动的看法和困惑,王老师也倾情相授,用理论和相关的实例一一为学员们解惑。在热烈的讨论中,学员们对团体辅导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员心声

秋天的收获


 “秋风秋雨愁煞人”,可见秋风并不为人们所青睐。但是今年在这样一个深秋时节里,我却情绪高昂地来到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为期5天的团体辅导理论与实践的培训,虽然要到明天才结束,但是我已经收获了很多。

今天是我们在前3天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始实训的第一天,为了使今天的实训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前期进行了好几轮的磋商和研讨,先头脑风暴,每位老师都从自己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出发畅谈自己特别想加以澄清和解决的问题,有从我们女教师如何更好处理工作、家庭和育儿之间关系角度,有从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成长角度,有从在工作中如何与同事和领导相处角度,通过不断地激烈讨论和思维碰撞,最后我们确定了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团体辅导主题,共分为六大单元,分别从职场关系、家庭关系、学生关系切入。两两一组,分别作为leaderco-leader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和准备。

我作为第一单元的leader和第二单元的co-leader早早来到教室,虽然小组伙伴已经熟悉了3天,但为了增加团体的凝聚力,我还是一开始让大家进行了暖身活动——搭建怪兽,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并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一开始觉得难以完成的任务,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各自落座进行主体活动。首先还是从简单介绍下各自的经历开始,相互进一步加强认识和理解,并且每一位都表达了对这次团体活动的期待,也同时明确了此次团体辅导的规范。然后我要求大家拿出画笔画出自己在现有职场关系中的图形,讲述自己各自的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中的困境和经验,类似的场景,却有不一样地看问题的角度,使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有很多的不同。大家在团体中聆听着别人,观察着同伴,表达并审视着自己。在第二单元中,我作为co-leader配合着帅玲老师先让大家按照自己在现实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场景进行了角色扮演,每一个人都很投入地模拟,然后大家积极评论、分析,不断地澄清、辩论与阐释,我们观摩着、思考着、反思着,团体动力不断触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领悟。我觉察到自己在处理上下级关系中有一些自身的限制,整个活动下来,让我理清了思路,明白了当前自己的困境及未来可行的路径。

下午,我参与观摩了另一组的活动,每位老师的忘情投入感染了我。

晚上,坐在电脑前思考着我的培训小结,窗外,寂寂黑夜瑟瑟秋风,但却让我的心胸更加开阔而澄静。


华东理工大学

吴青芳




大师引领,醍醐灌顶


这周,我参加了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处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办的主题为“团体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前三天系统地学习了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及操作技术的相关知识,今天起进行了团辅的实际操作——把学到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团辅活动中去。活动结束后,王文秀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点评句句切中要害,对学员来说犹如醍醐灌顶。王老师在讲课中,不仅注重理论和技巧的传授,更加重视学员的实际操作,通过实战演练,使学员能做到活学活用。

今天上午,我担任了两场leader,第一场活动的主题是“相互认识与团队守则”,第二场活动的主题是“与领导关系中的困惑与挑战”。在第一场活动之前,我和co-leader详细讨论了活动的开场过程以及原则的制定,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的投入,第一场leader的成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自信。第二场的活动,我和co-leader事先也进行了周密的设计,但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我担心保密原则如果不深入人心,会给小组成员带来心理防卫,妨碍彼此的畅所欲言,所以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我突然再次强调保密原则,并建议各位成员再做承诺。首先有学员表示出了不解和反对,这使我觉得必须再听听其他成员的想法,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没有必要再做保密承诺和签字,因为他们已经非常清楚这个原则,所以我的担心并不是必要的,学员之间已经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在团队中的安全感。下午的两场团队演练,另外两位学员担任leader,主题是“职场中与领导关系平衡处理的经验”和“与竞争对手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其中的视频剪辑与分享和通过鱼骨图呈现的困惑及解决的方案,对自己以后带领团队颇有启发。

感谢王文秀教授精彩的传授,感谢华师大团队为这次的团辅做出的精心准备和奉献,感谢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照和支持。这次团辅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和收获,一定会带到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去,让更多的学生收获心灵的成长。


上海市商业学校

颜苏勤




高校小团体辅导任重而道远


很荣幸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王文秀老师的“小团体辅导与咨询训练”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经过王老师的介绍与分享,我们了解到在小团体的辅导上,台湾一直走在我们的前面,但在大陆的高校里,类似的小团体辅导不多,相关的实践活动则更少。部分高校会把这样的团体辅导开展地很好,但大多高校则完全没有。而我们也了解到,参与此次培训的老师,也只有极个别在求学期间,有参与小团体辅导的经历。

台湾的小团体辅导,会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在社会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小团体。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或是辅导员,都有很多带领小团体的机会及经验,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很高。而大陆的高校,心理咨询基本上是通过一对一实现,我们理解的团体辅导,都基本只是一次团队建设的活动,大多只是破冰或团队凝聚力的建设,基本没有持续时间长,有固定成员参加,有共同目的的小团体辅导。

造成两岸有明显对比的原因有很多,总体上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大陆高校学生数量多,而配备的心理咨询师或辅导员不够,每个老师都承担了过多的工作,因此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这么长时间,工作量这么大的“额外”工作;其次,小团体的辅导员对领导老师甚至辅助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但是各高校基本的现状是,除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的专业性还不够——并不是每个辅导员都有心理学背景,因此不具备专业知识或是没有进行过小团体辅导的操练,就没法将这项工作开展;再次,我国的团体辅导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学生都没有相关经验,而大多学生对此类活动的兴趣也不高,即使有类似活动的发起,学生的参与度往往不够;最后缺乏相关约束,法制建设不健全,缺乏相应法律的保障和依据。

虽然目前我们的小团体辅导还在起步的阶段,但是我们都充满了期待,一个好的团体辅导,是真正能够帮到学生,让他们得到成长的活动。经过这次培训,我们对小团体的辅导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有了基本的操练,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要想真正的将这项工作开展起来,还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只有更专业的知识和训练,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


上海杉达学院

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