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第四日简报

发布者: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发布时间:2020-06-28浏览次数:247


培训进行到了第四天,赖念华教授首先对前三天的培训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邀请学员们就前三天的培训提出自己的感受与困惑,及时予以解答。

在学员们提到的关于咨询工作中的语言的疑问时,赖老师表示:“当我们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的时候,来访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我怎么都听不懂’‘我怎么这么糟糕’,但来访者其实是不敢问的。所以我们用语言在工作的历程中,我们要更加小心,其实就是我们需要更加谦卑地面对我们的来访者。你的尊重和接纳是在态度上展现的,而不是用语言告知来访者‘我很尊重你’,是需要在整个工作历程中融入这份态度,透过这份尊重和接纳来帮助你的来访者”。

在学员提出咨询工作中的卡壳点时,赖念华教授用具象化的技术清晰形象地向学员展示了可能的工作方向。

赖念华教授和助教展示具象化技术


在解答完每个小组的疑惑后,赖念华教授与大家探讨了独生子女政策下华人家庭与自我的变迁,从华人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文化现象视角,探讨了西方心理学对咨询过程的影响,丰富了学员对来访者文化部分的觉察,帮助学员在未来的咨询工作中让来访者对关系中的“他者(即对角)”进行理解,让来访者有机会从第三视角进行观察,从而协调双方的状态。赖念华教授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华人心理咨询本土化的一些思考,丰富学员的文化敏感性。


在谈到“景观人-人观景”工作模式时,赖念华教授邀请学员们以三人练习的方式进行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心理剧中的设景、拟人化、赋能等内容的理解;同时将每个小组的三人练习观察结果与反思在培训中整理成册,及时分享至所有学员进行相互学习。

当学员提到有关角色交换的疑问时,赖念华教授通过演练的方式帮助学员进一步明确“定角”“定位”“空间”部分的重要性。

赖念华教授与学员示范相应技术


在“景/物件赋能主角”这一部分,赖念华教授强调,“文化的视角只能放在咨询师的脑海里,不能太快呈现。当咨询师过早呈现时,就重复了这个文化对我们的期许,于是我们就很容易在这个地方被冻住,我们就不敢有任何的情绪宣泄”。


最后,赖念华教授邀请学员们以自身的个案为例,用社会原子图的形式对个案进行概念化。通过社会原子图的形式,帮助学员认识到个案所处的系统、注意在与个案工作的旅程中需要小心的部分、需要避雷的部分。


至此,为期4天的培训接近尾声。王琪老师代表主办方对赖念华教授的倾囊相授表示感谢,也表示尽管网络培训形式对体验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学员的踊跃参与、积极体验,弥补了网络培训的不足。最后邀请学员们对此次网络培训予以真实的反馈,以改进后续的工作。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赖念华教授及主办方的感谢之情,并分享了自己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学员反馈

学员1

学校的毕业典礼结束,我们的培训也接近尾声,确实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今天的实践中,我作为个案参与到咨询的过程中时,确实有种更真切的体验。当组长在提问环节向赖老师提出问题后,我们重新经历了一次附加现实的演练。在过程中定角、角色交换的设置,赖老师不疾不徐,像平静的湖水,让人很安定。当作为绿萝的身份给到一个提醒说,你愿意去和母亲交流,是值得鼓励的,你的努力可以被看到。在这时有一种完全被包容的感觉。当赖老师说尊重个案的状态,有被提醒到,咨询中不要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不要威胁她,要引导她和鼓励个案,但是在她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强迫个案去解决问题。感谢这段时间小组成员的支持和陪伴,很开心认识大家,希望未来有机会继续学习和深入。


学员2

通过体验来访者的角色,让我切身体验了角色互换给到来访者的不一样的视角;也更能理解文化传承对每个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每个个体就是一个文化载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尊重每个人、包括自己。课程的学习虽然结束了,真正的学习才启动,这种活在当下、看见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传承、通过简化现实去探索超现实、角色互换和赋能等等将成为日后生活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是从赖老师身上感受到的对生命的尊重和欣赏、那种温柔的包容的气场也温暖了我。期待可以与老师有再次的相遇。感谢华师大的王琪老师为这次培训的付出,为我开启了生命的又一扇窗;也谢谢华师大的助理小朋友在整个过程中给到我们的支持,有了她们,也才让这次跨越空间的在一起变得更温暖;谢谢大群里伙伴们勇敢的自我暴露,让我们可以对学习有更深入的看见;更要谢谢小组的伙伴,将课堂上的陪伴延续到了生活,期待可以再次相聚。


学员3

今天的培训一方面提升了对自己的觉察,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会比较担心我们的进展是不是有些快了,担心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要做些什么,在意自己对时间的握,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结束,也因为这一份着急我的心有些不稳,咨询进程仿佛就快了一些,咨询的程序也乱了一些,仿佛把各个程序走完才行,在角色切换时有点无措也切换过快。 在亲身实践之后才发现实际要运用这些技术和原则是多么的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愿在不断的训练中逐渐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小组训练过程中各位小伙伴都非常的抱持和真诚!我们互相支持和陪伴的过程很轻松温馨,能够在培训过程中既学到那么丰富的知识也结识到不错的伙伴好幸运!


学员4

下午在赖老师引导下做演示。首先,有点尴尬,因为一个人在屏幕前角色扮演。这也是网络的影响吧。练习中的感受,赖老师的问题,暖身会让我慢慢进入到角色状态中,包括换位置、强调自己是某个角色、引导者也会示范应该怎么说,都帮助我更好进入角色。但第一次做,没那么安定,所以也领悟到不断暖身、催化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会让我感觉看待一些观点不带评判,因为我进入了某个角色,从那个角色出发来表达,所以看到了更多的观点和视角。


学员5

为期四天的心理剧培训,特别的充实,从心理剧的起源,到核心的概念,再到景观人人观景的工作模式,赖老师带我们一步步揭开心理剧的面纱,走近这个很具有行动力、很有系统观点的心理咨询方法。经过四天的课程,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感受:

1、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进行个案概念化,更清晰个案在经历什么。当来访者来到我们面前,他们是被原有的东西卡住,因而不能适应。当来访者觉得某个行为不好,因为文化传承的部分会告诉他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因而产生讨厌自己的部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剧中角色交换知道别人怎么看他,帮助他们发展不同的应对模式,帮助来访者发展出不同的文化传承。因为原有的文化传承,来访者的行为固着在某个样子,在以前很适应的方法现在变得不适应,这样会让我们更加理解来访者的问题,以及他们在经历什么。

2、创造力准则,让我们意识到来访者对自己世界的创造和动力。有时候当我们固着在某一点而失去创造力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很强的无力和挫败,这种感受并不利于我们去处理面临的问题。赖老师通过心理剧告诉我们一个很核心的部分,来访者有自己的创造性,我们咨询师只是与他们共同创造了治疗的旅程,要相信来访者内在生命的源泉和能力,我们可以在咨询中让来访者意识并使用这种能力,这对来访者及其重要。

3、设景与赋能,实实在在创造空间,并通过角色扮演来呈现关系。这一部分是心理剧中很技法的一部分学习,看似简单,却处处体现着细节和涵容。比如定角、定位和空间的强调,在实际练习中,我扮演的来访者就因为物理空间没有进行变动而使自己进不去那个角色,产生跳角的现象。除此之外,寻找空间中那个与自己关系紧密的物品特别具有意义,物品既能够见证自己的问题和冲突,又能够不给予评价地陪伴我们,并在未来给到我们力量。这一部分很挑战咨询师对来访者问题及咨询目标的把握能力,也是心理剧方法上很具象化的表现。

4、景观人与人观景,角色交换让来访者客观看待关系和冲突,更具有力量。拟人化的提问更能有带入感,当赖老师询问物品的方式来描述时,我真实感受到自己就变成了那个物品,回忆着自己与主人的一点一滴,感受着主人的冲突和力量,并能从第三方的视角看待主角和对角的关系。景观人和人观景,都在某种程度上告诉来访者,你可以跳脱出来看待你的问题,你也不是那么无力和无助,你有在里面呈现出力量。我相信这份意识是来访者很需要,也很能体会到的部分。

这次培训收获真的很多,小组讨论分享、练习的方式也很赞,每次讨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感谢赖老师精彩的培训内容,也感谢华师大的组织安排以及助理们的付出,真是一段奇妙之旅。


学员5

我之所以参加为期四天的心理剧疗法培训,有如下原因:一是几年前曾接受过龚秫老师的心理剧培训,对心理剧充满了好奇;二是对于这样一个体验性要求很强的培训内容,希望借这次培训看看如何开展线上的教学。三是希望能为自己今天的咨询工作打开一条新的路径。

此次为期四天的心理剧培训尽管是线上培训,但收获满满,充实快乐。此次培训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形式培训。对于一种以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心理治疗方法,能够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的有声有色,着实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开展线上团体心理辅导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我发现,通过线上培训,尽管我们体验部分少了,但对心理剧理论的理解更为透彻,对理论的学习也更为系统,这反倒是线下培训不容易做到的。

四天的培训赖念华老师为我们系统的讲解了心理剧的理论,从心理剧的哲学理念到心理剧的基本原素,后面又具体的讲解了景观人,人观景十步骤法。十步法的应用让心理剧有了结构,也给了新人以操作的指南,可以让心理剧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培训中赖念华老师为了能够让我们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还专门录制了相关的视频供我们观摩学习,赖老师的这种教学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培训尽管只有四天,但跨度却是蛮长的。感谢华东师大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工作人员付出的努力,期待以后能有更深入的学习机会。

最后,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有可能还是希望能够提供线下培训的机会。尽管线上培训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正因为是线上,很多老师无法摆脱工作上的干扰,学习的效果必定会打折扣。


学员6

心理剧由心理剧是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的有效模式之一。由著名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J.L.Moreno(1889-1974)1921年创立,其运用戏剧的手法将人内在生命事件重现,让人看到自己的处境、困顿和束缚,进而重新经验自己的生命、接触自己的内在所思、所言、所行。此治疗模式自1920年代至今已90多年,其运用层面包含了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各年龄层的心理疗愈,同时运用在家庭、学校、企业及各种悲伤、失落等领域。

  1. 理论基础

社会计量是心理剧创始人Moreno发展出来的检测团体动力的方法。团体领导者可以用它来探索团体内成员彼此间的关系,了解彼此背后的选择因素,并可以被设计成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三种:

1、在特别的标准下,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可能是正向的接纳,也可能是负向的拒绝,需要做出选择。

2、将这些选择尽可能以接触的、靠近的实际行动方式表达出来。

3、将隐藏在选择背后的原因说明出来。

  这个过程可以作为团体成员在团体中热身的过程。现在,社会计量已经成为心理剧热身、演出、分享三个阶段的主要过程架构之一。社会计量不仅是一个客观的测量工具,也是团体心理辅导中极佳的介入策略,它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做选择的能力,同时还可帮助一个人对身体、社会、心理过程产生顿悟与觉察,并且可以试图将选择的能力扩大到外在的生活环境当中。

(二)心理剧的大致结构
作为一个心理剧的导演先请主角在“景”中找到主角最关注的,最有意义的物件,邀请主角“角色交换”到该物件,以拟人化的方式来描述物件本身的特质、物件所见到的关系议题的外围系统、主角和对角的互动状态、物件与主角的正向连结。主角从物件交换回自己,重新聆听物件给自己的话,以暖化赋能主角今天的关系议题。

  1. 培训的感悟

  1. 华人咨询师的双文化认同

心理剧是一种注重关系的治疗,在华人文化世界里,自我不是独立,是相依的自我,尤其在家庭与孩子的关系之中,中国的亲子关系很难实现分离,有牵扯的关系,这时候我们该如何去处理华人世界的亲子关系。

咨询师受训的文化背景是西方的文化背景,但是自己或者处理的个案是在华人文化背景里面的,出现双文化冲突的部分,这时候需要咨询师自身的转化与觉察,加强双文化的认同。

  1. 心理剧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都说心理咨询是一门艺术,那么心理剧就是艺术中的艺术。创作性是心理剧中特别重要的部分,技术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艺术性的部分。

3、文化脉络中互相交换角色

每个个案包括对角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文化里,也生活在一定的关系当中,因此在一定历史文化脉络里看个案,在关系中看个案,可以了解个案的成长历程,成为真正在场,真正参与到个案的世界,这样才能更好的共情。

互相交换角色是心理剧的基本功,不仅在心理剧中交换角色非常重要,对任何一个现实生活的人来说,每个人拥有很多社会角色,有时候需要不停的交换角色,才能较少遗憾。用卡哲老师对学生的一句话来自勉:我的人生没有遗憾,因为在我的生命过程中我时时刻刻在角色交换。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本次学习不仅被莫雷若和哲卡的人生故事感动,体验了赖老师亲切又敏锐的教导与示范,激发了学习心理剧的热情,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消化。幸好,我已经走在追逐心理剧的路上。


学员7

今天继续有很多的练习。我觉得在定角和转还角色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混乱,需要多实操才行。 赖老师今天提到了一点,对于文化的冲突,咨询师如果一味的共情来访者的表述,可能会成为TA做出选择的背书,也是一种倾向性的引导,但来访者有可能无法真正承受这个选择所带来的代价。要看到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时本身已经对文化的冲突有矛盾的态度。这一点给我启发很大,因为我在咨询中是比较有共情能力的,但似乎对于共情之外的视角比较缺乏。无奈今天是最后一天培训,感觉在这个咨询方法上还有很多“未竟之事”,需要以后不断探索,希望与赖老师还有学习的机会。


学员8

4天的培训,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次的培训,我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工作经历与咨询工作的联系,进行了一些梳理和了解,发觉自己在短短的几个月的咨询工作中,带入了很多个人的个性特征,还有之前工作对咨询工作的影响,需要慢慢地进入到咨询师的角色中,去积累咨询的经验。在体验中、培训中,找到了自己目前需要去加强和练习的地方。不仅仅是学习了心理剧的知识,也得到了自我的成长。非常感谢。希望有计划继续学习心理剧,感觉特别好用,但是好难。


学员9

在练习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到了心理剧的灵活性,在从主诉转到治疗目标的过程中让来访者可以动起来呈现问题,这一部分本身就能帮助来访者整理自己。这个部分对角的设置尤为重要,设定好对角就能一下子将来访者带入到关系中来。这个部分也可以非常巧妙地应用景观人的技术,整个咨询的过程会变的妙趣横生,本来的问题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中更加生动有趣起来,而我本身对于这个模式是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此外,这次的网络培训为如何将表达性艺术治疗应用到网络课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