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简报|“关注积极心理,提升学生幸福”示范中心专题培训

发布者:陈洁宇发布时间:2023-06-22浏览次数:10

2023年6月15日,“关注积极心理,提升学生幸福”——2023(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华东师大)专题培训继续。上午任俊老师延续“从习得性无助到乐商”的主题,结合新近的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大家讲授如何提高乐商。下午席居哲老师带来了“幸福的羁绊”主题培训,向大家讲授阻碍人们幸福的各种羁绊。




从习得性无助到提高乐商(上)


                                               

上午,任俊老师就如何应对挫折与逆境展开了阐述,塞利格曼等人的经典电击实验发现了习得性无助,而习得性无助能够培养,习得性乐观是否能够培养呢?任俊老师结合近年胡海岚团队的小鼠研究指出,15%失败与85%成功的经验能够有效培养“勇气”,即面对困难仍然不畏惧敢于挑战的能力。在教育中,也应当以成功教育为主,挫折教育为辅,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任俊老师还指出,教师的积极品质对于学生也有重要作用,追踪了近5万人的研究的表明教师的积极品质如积极、对学生抱有积极的高期待、具有创造性、平易近人、充满同情心等对学生的成绩有正向作用。

任俊进一步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告诉学员积极心理学就是寻找到一种可以让人变得积极主动乐观坚强,培养习得性乐观的生活方式,关注个体的优势与积极品质,力图提升人们处理积极事件的技术,改变关注病理学强调治疗的视角,致力于让大多数人变得更优秀。任俊老师强调到,积极心理学强调有意关注和研究积极,这种有意关注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体味快乐与幸福,有效对抗创伤、挫折与逆境。在创伤的代际传递中,有意关注积极事件、怀抱爱与积极,也能够有效阻断父母的创伤在子女的身上重现。在教育中,也要有意关注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与发展。

 图片

▲任俊老师




幸福的羁绊

                                               

下午,席居哲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幸福的羁绊”主题讲座。讲座开场,席老师询问了在场学员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接着结合现场学员的回答与以往研究,向大家揭开了幸福的神秘面纱。与通常所认知的幸福就是快乐、健康、财富等不同,席居哲老师指出,掌控感对于幸福感十分关键,例如抑郁常常与失去生活的掌控感相关,即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超出个体的控制。此外,外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80%的幸福感取决于个体的内在认知。如何对待挫折、如何认识消极情绪、如何认知压力与抑郁以及是否以积极的态度生活,才是影响个体是否幸福的主要因素。席老师指出,常见的不幸福可分为三类,忙碌奔波型、放纵享乐型与虚无主者。忙碌奔波型牺牲眼前的快乐,只顾追求未来目标,放纵享乐型自我放纵,常常满足于短暂的感官快感。虚无主义者悲观消极且无所作为。席居哲老师强调,以包容与融合的积极态度对待生活与学习,例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侧重点不一样,要选择合适的课题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度倚重某一种方法。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与消极也并非互斥,积极也包括悦纳负性情绪,正视问题与不幸,而非追求绝对的积极与快乐。

接下来席居哲老师引入人为何容易不幸福的问题,指出难以忍受不确定性,容易让人不幸福。但人生无常,无法规划,难以忍受不确定性会增加个体的不安全感。接受人生发展的不确定性,悦纳变化,以积极心态对待不确定性,才是幸福的心态。

图片

▲席居哲老师


在任俊老师与席居哲老师风趣而不失幽默的授课中,第二天的培训暂时落下帷幕。学员们对于抗逆能力的培养与人为何不幸福,都有了更为深入与系统的认识。


学员分享摘要:





作为一名新辅导员,让我明白人要有积极的思维,对问题的看法要全面,就是我们所说的明理,或者说有道。我们要明白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并不公平、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好光阴在当下、无常乃为常也等道理。正如埃皮克迪特斯所说人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当人慢下来或者静下来的时候会感觉好很多。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汪璐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告诉我们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成功,体验成功,获得自信心,作为一名老师,从事着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我们可以在日常的教育学生过程中,实践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让学生尤其有过原生家庭创伤的学生体验成功,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激发生命的活力,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李梦瑶

两位老师的课程逻辑结构清晰,案例丰富,在欢声笑语中启发同学们思考和感受。相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学习、思考和练习,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幸福感强的老师,让自己的进步去影响周围更多的人。要达到上述目标,我认为也需要厘清个人的价值观,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自律,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增强个人对生活的效能感
上海海事大学 陈楚瑶

幸福是一种终生的追求,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幸福没有客观标准,只是某种比较方式下的一种主观感受,是否幸福也取决于我们采取哪种比较方式,我们只能追求更幸福。不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乐观、积极、耐心的去面对,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感谢两位老师的深度解读,希望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也可以向两位优秀的老师一样用爱感染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
上海音乐学院 周碧雅

积极品质之所以成为积极品质,需同时满足六个要求才成为积极品质:跨情景跨时间的一致性;利他没有选择性;优秀品质体现在对下一代的传承愿望上;不影响其他积极品质的发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受各种文化都推崇。
上海音乐学院 付祉云

任老师带我们探讨了积极心理学的误解,包括积极心理学不是个人经验,不是事后分析,不是通俗心理学,不是一味地灌鸡汤等。最后,任老师提到,快乐是一种能力,一部分受到基因的影响,但是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证明习得性乐观和乐商等积极心理品质也可以培养和提高,要提升自己对积极事件的品味能力,品过去,品现在,品未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沈园花


关注积极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同样在积极心理学不是什么上也给了明确的回答,积极心理学不是“事后的讨论”,也不是“拍脑袋的空想”,也不是盲目无根据的乐观,它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处理问题的心态,品味“冰淇淋”,品味过去、现在和将来,用抱持的状态接纳自己。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李源祁

开局定场讲故事,云图测试看词组,要问幸福是什么,你得先要不幸福(bushi)。对于现代人来说,无法幸福的重要原因,是对不确定的无法容忍。因为在自然科学范式的教导下,因果律的印象深入人心,但很可能真相并不那么重要,甚至并不存在什么真相,而这种不确定,也不意味着不存在规律。也许世界并不是牛顿模型下的方程模式,但也许它符合量子模式下的统计学模式。
海军军医大学 唐宇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华东政法大学 朱秀蓉

我浅浅看过心理学相关的一些书籍,文字枯燥、概念生涩,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放弃书籍选择手机,但是任老师的课程却那么有趣且易懂,复杂的实验被生活化类比、生涩的概念被口语化解读,我竟然搞明白也听懂了。任老师拔丝抽茧地跟我们讲授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联想到自己,感同身受,作为一名基层辅导员,太多事情没有控制感、没有话语权,挫败感、抵触感常常伴左右。但是任老师的习得性有助和如何提高乐商却给予我不少力量,也教会我如何处理应对习得性无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元静

“幸福”作为一个高频的词汇越来越为现代人关注,但是究竟什么最影响幸福,席老师道出了其要义是“驾驭感”,他详细地解释了中国人为什么不幸福的主要原因,让我们对自身的状态有了进一步的省思。他引用德谟克利特的话阐述,幸福“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而不幸福的表现类型他也给与了分类,并且比对了全球幸福指数,为我们阐明不幸福感的由来是“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华东师范大学 刘国艳

幸福是一种能够长期存在的平和、舒畅的精神状态,评价标准是目标值(预期)是否能够达成,关键在于目标值的选取和达成目标的能力,二者重合后即可实现,目标值等于能力上限时达到极值。《周易》之中易有三解,变易、不易和简易。变易导致就是世界的不确定性,不易的是内在的变化规律,简易是掌握规律后返璞归真的生活。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谷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