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探索艺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11月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美术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幸福驿站”联合打造的“声画贴贴,快乐叠叠”艺术治愈体验活动,在光华书院209、216教室温暖落幕。近30名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学子齐聚一堂,在音乐与美术的交织中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度过了一段充满创意与疗愈的美好时光。
趣味破冰,搭建心灵沟通桥梁 活动伊始,一场精心设计的破冰环节迅速打破了学子间的陌生感。同学们签到后随机分组,亲手绘制带有创意昵称的姓名牌,用简洁风趣的自我介绍拉近距离。“击鼓传花”游戏与“惊喜任务”接连上演,玩偶在人群中快速传递,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欢笑与掌声。 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让学子们迅速放下拘谨,为后续的心理疗愈体验筑牢情感基础。这场由两院共同策划的破冰游戏,既贴合青年学子的社交特点,又巧妙铺垫了“开放表达、真诚交流”的活动基调。 双轨并行,解锁艺术疗愈新体验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音乐学院主导的手碟体验与美术学院策划的古画表情包徽章DIY同步开展,将两院专业特色与心理疗愈需求深度绑定。 手碟体验现场,音乐学院的卓悦瑶同学详细讲解乐器原理与基本演奏方法,带领学子们感受空灵悠远的共振声在室内流淌。学子们亲手触碰乐器,跟随节奏轻轻敲击,思绪随音波自由起伏,在专注的演奏中释放学业压力。活动特别设置了“花絮拍立得”拍摄,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带走专属的“声音纪念品”,定格治愈瞬间。不少同学表示,“简单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却能让人平静下来,这种沉浸式体验太解压了”。
与此同时,古画表情包徽章DIY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美术学院团队精选中国传统唐宋花鸟画素材,提前准备好打印半成品、吧唧制作器、彩色马克笔等物料,让零艺术基础的学子也能轻松参与。同学们从古典画作中汲取灵感,融入当代网络文化与个人情绪表达,用涂鸦、拼贴等方式创作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专属徽章。创作过程中,大家不时交流创意、分享感悟,在协作与表达中实现自我对话,进一步缓解内心焦虑。
学子共鸣,见证心理疗愈实效 两个小时的活动中,音画交织的沉浸式体验让学子们收获颇丰。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在交流群分享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活动的认可与内心的舒展。 “声画结合的设计太巧妙了,把心里的小情绪通过画笔和声音表达出来,全程轻松又快乐,解压又治愈!”传播学院学子感慨道。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同学则表示:“手碟的空灵声音让人瞬间平静,古画DIY让我在创作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这场活动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涤。” 生命科学学院学子也分享:“音画治愈,温暖相遇,不仅收获了漂亮的徽章,更得到了心灵的放松。” 跨院学子们在交换徽章、互留联系方式的过程中,不仅延续了活动中的美好情谊,更将艺术疗愈的温暖力量传递下去。 学科联动,深耕心理服务新路径 此次活动是音乐学院与美术学院发挥专业优势、赋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践。两院以“幸福驿站”为载体,将音乐的听觉疗愈与美术的视觉表达相结合,打造了低门槛、高互动的心理服务场景,为学子们构建了安全、包容的情感表达空间。 未来,音乐学院与美术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将继续深化合作,聚焦学子心理健康需求,整合学科资源,开发更多贴合青年特点的艺术疗愈活动,让音乐的温柔与美术的创意持续为校园心理健康赋能,为构建温暖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贡献专业力量。 撰文:席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