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校心理委员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委员的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师生积极参第十九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暨朋辈辅导论坛,与来自全国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共同探讨心理委员工作及朋辈心理辅导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办,于2024年10月17-1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庄瑜、专职咨询师叶子宁带领心理委员代表杜春晓(外语学院)、贺倩阳(外语学院)和姚修齐(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参会。
今年恰逢中国心理委员本土化建设二十周年,研讨会的召开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为全国高校心理委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更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创新。通过深入的讨论与分享,参会师生共同致力于提升朋辈辅导的有效性,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贴近心灵的关怀,助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为构建和谐校园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大会评选,我校三位心理委员代表入选“全国百名心理委员风采展”(2024)。
这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委员共同成长的平台。不仅加深了高校间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为朋辈工作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深入的研讨和互动,与会者共同见证了中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创新成果,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为提升全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庄瑜还受邀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参访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高校间心理健康服务的互鉴与提升。
在访问中国人民大学期间,庄瑜与该校心理委员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朋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了解人大在朋辈助人项目中取得的特色成果,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在访问清华大学期间,庄瑜详细了解了清华大学在心理委员制度建设和运作方面的先进做法,双方就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管理以及如何提升朋辈辅导效果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养,关注同学们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贯彻落实心理育人工作,加强四级心理网络建设。“阳光伙伴”朋辈心理辅导训练营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特色朋辈辅导组织,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指导,通过培养营员具备心理健康知识和朋辈心理辅导技能,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工作。目前已向全校培养和输送了近千名经过培训的“阳光伙伴”,发挥着心理健康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点,为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传递阳光、温暖和关怀。在未来,我们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促进提升学校的发展和同学的成长,为新时代的卓越育人范式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