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进行到第三日,席居哲教授带来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假设及其启示》和《人为何容易不幸福——幸福感的缺失与获得》两场讲座。
席居哲教授在上午的讲座中,深入浅出地讲授了积极心理学的八大重要假设。他从自身的童年趣事开始讲起,引出“人生而逐好向善”的重要假设,并通过对儿童积极行为的分析来证明此假设。此外,席教授提到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用心听,比如,有学生说:“老师,我抑郁了”,这是用耳朵听来的,但是用心听就会知道,学生在说:“老师,我想变得快乐、变得幸福”。因此,当我们能够用积极心理学视角去理解学生,就会变得更温暖、更温情。紧接着,席教授澄清了一个观念,积极心理学中提到的积极,并非是消极的反义词,即积极≠-消极,只有正视问题,悦纳现实,才能感受生命的厚度。席教授强调,人生根本目的是让生命有质量,这其中有两大纲领,最高纲领是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爱己爱人;最低纲领是不放弃自己的生命,不谋害他人的生命。
在下午的培训开始时,席教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容易不幸福。接着席教授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引导学员意识到,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在我们的内心。席教授以霍金一生的科研努力为例,表明不确定性世界中的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决定、拥有掌控感来提升幸福感。接着席老师为学员们解答为什么人容易不幸福,从人常不能做情绪的主,到幸福感受到边际效用递减律的威胁,最后到幸福的追求没有终点站,共八条原理。
在培训的最后,席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包括吃出好心情,嗅出好心情,做出好心情,设出好心情,还讲解了一个自己原创的词语“去驰”。席老师博学多识、引经据典、巧妙地将国学文化融入授课过程中,使学员们对于为什么人容易不幸福和如何提升幸福感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
学员分享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