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的业务学习,对于所有的校内咨询师来说是一件乐事。在此期间,不仅有机会和朋友们分享近况,还能学习和体验不同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周三(11月20日)下午,校心理咨询中心邀请了吴熙琄老师带来有关叙事疗法的专题讲座。一走进大学生中心的308室,立刻感受到今天的培训现场有点不一样:讲台上盛开的鲜花散发着阵阵香气,融合着空气中流淌着的舒缓音乐,让大家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培训伊始,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朱虹老师对吴熙琄老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向参加培训的50名咨询师简要介绍了她的背景和资历:吴老师是家族与婚姻治疗博士,现任美国陶斯后现代学院院士及美国休士顿盖瓦斯特中心特约教授,致力于叙事治疗在咨询、督导、组织、教学、研究等层面的运用。
进入讲座环节,吴老师首先做了一个暖身活动:请大家用叙事的方式,向邻座的同行表达自己作为一个咨询师最不容易或最珍贵的是什么?借由暖身活动中,大家捕捉到的一些对叙事疗法的感觉,吴老师首先用“事件-时间”的坐标图向大家形象介绍了主线故事、支线故事等重要概念,阐释了叙事疗法的核心“如何用对话陪伴来访者,与他一起建构能够给他带来力量的故事”。随后,吴老师透过现场的咨询师提供的个案类型,简要介绍了叙事疗法中的重要技术,如外化、解构、见证、搭脚手架、特殊意义事件、观众、行动蓝图、自我认同蓝图等。
叙事疗法如何看待“问题”呢?吴老师对此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与来访者一起工作,永远不要把人等同于问题;而是要用“外化”的技术,通过对话的建构帮助来访者把问题具体化,并能从目前的困扰或问题中引发思考、看到力量。在此环节,吴老师拿出的一个名叫“矛盾”的可爱玩偶让培训现场的气氛热烈起来,她提到可以借助道具例如玩偶帮助咨询师和来访者把问话中的“你”去掉,把人和问题分离开来。
吴老师强调,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叙事疗法的技术可以陪伴学生自我对话。她举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写关照日记”、“写信”等方式帮助来访者关照自己的负面情绪,去发现所有负面的情绪或问题背后的善意;通过练习与“童年的自己”、“年老的自己”的对话,让咨询师们对“跨越时空的见证”这一技术有了更切身的了解和体会。
叙事是一种生活态度。短短2个小时的学习让咨询师们对叙事疗法有了一个概貌的认识,也学习到了一些可以用于实际咨询的技能,但大家同时又觉得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参加更加系统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