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推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庄瑜、二级心理服务站代表赵婧媛、曹安琪赴广州中山大学调研。调研聚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议题,围绕危机干预、朋辈支持、基层站点建设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展开。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工作管理处处长曲翔,心理学系党委书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李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康遍霞,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北校园负责人龚艳,专职咨询师邓雅双、陈史铃参加会议。
李桦主任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她分享了中山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期待双方未来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邓雅双介绍心理中心历史沿革及工作概况。龚艳系统介绍了中山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在院系二级心理工作站建设环节,康遍霞介绍了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五E”育人计划与“成蹊”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经验。
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化服务路径,调研团队还赴深圳市康宁医院开展专题调研,重点考察三甲专科医院在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中的创新实践,双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服务、与高校的合作联动及心理科普场馆规划运营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深圳市康宁医院安心办主管、心理治疗师张演善携团队成员陈芝芳、吴东芝参与调研。双方聚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服务,就高校-医院合作联动、临床治疗与心理教育资源共享、心理科普类场馆的建设等核心问题交换实践经验。张演善主管系统介绍了康宁医院“安心行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庄瑜主任表示,康宁医院作为国内精神卫生领域的标杆机构,其在社区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将为高校心理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重要参考。此次跨系统调研旨在构建高校-医院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共同打造覆盖“预防-干预-康复”全链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面对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需求,高校心理工作者需打破地域界限,深化合作。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中心将继续强化与国内顶尖高校、医疗服务机构的联动合作,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筑牢心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