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关注积极心理,提升学生幸福”——2024(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辅导员心理专题培训继续。上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席居哲教授继昨天的《幸福人生的哲学与研究》主题授课后,为老师们带来了题为《幸福人生的真相与方法》的分享。
针对“人为什么不幸福?”的问题,席教授昨日给出了其中的两个答案“人有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焦虑”、“人们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今日接着给出了剩下的几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人经常不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做了情绪的奴隶”。对此,席教授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展开介绍,情绪类型在效价上具有非对称性,而负性情绪其实对于人的生存是很重要的,人需要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个人如果一味地追求完全的积极情绪其实是有问题的。席教授认为人应该追求高级的快乐来满足幸福,这种快乐并不只是感官上的积极情绪,而应该是超然的快乐,是嵌入感、一体感、殊胜感、敬畏感、平静感和欣喜感,是做到一种神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地看世界,入世地去生活。
第四个原因是“社会比较”。别人的不幸总是平衡自己的不幸,而别人的幸运则加剧自己的不幸,人的喜怒哀乐很多时候源自和他人的比较。因此人应该警惕自己总是与他人比较的心理,不要总是想着自己要比他人更幸福,而是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第五个原因是“幸福感受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威胁”。席教授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应用于幸福感,他指出,随着一个人获得越来越多的某种资源(如金钱、物质财富、奢侈品等),每额外增加一单位资源所带来的幸福感会逐渐递减。因此为了最大化幸福感,人们需要平衡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和享受,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或体验带来的幸福感。
第六个原因是“齐加尼克效应”,这是一种记忆效应,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指人们天生有一种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因此有得有失是人生常态,人不能过度追求完美与成功。
针对最后一个造成不幸福的原因——“人的幸福没有终点站”,席教授从人格、本性等各种角度,结合心理学和哲学思辨展开分析,发人深省。
幸福的真相是什么?席教授借助心理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提出了“警惕来源于孩提时代的不幸伏笔”、“幸福无恒貌,俯瞰可洞晓”、“实现比享乐更重要”、“压力有助于幸福”等观点。针对“压力有助于幸福”,席教授展开了生动有趣的介绍,先让老师们进行了简单的压力测试,再提问老师们看到“压力”一词会进行怎样的联想,紧接着详细探讨了压力的有利作用,如“胜任感”“归属感”等,并通过心理学实验结果说明压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压力,持有压力的挑战观的个体往往不会因为压力而损害健康。
介绍完幸福的真相,席教授向老师们介绍了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例如:幸福三件事(又称作三福治疗),每天晚上在睡前10min写下今日进展顺利的三件事持续一周;聚焦当下,不要过度为未来焦虑;学会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把羡慕转化为动力而避免斜视和攀比;乐善好施,施予和助人可以治疗抑郁、增进健康;培养宜人的性格,要去珍惜生命,促进生产和乐享生活的行为;做到自在宽容等。
课程的最后,席教授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结尾,告诉我们幸福共识转化为幸福生活只差两步:积极健康、主动幸福!第二天的课程在席教授儒雅的致谢和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