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继续在云端开展。经过前两日的学习,学员们已经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人格及病理理论产生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南京大学的桑志芹教授进一步为大家介绍,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应该如何运用在高校心理工作之中。
在开场中,朱虹主任向学员隆重介绍了桑教授,对桑教授的授课表示欢迎和感谢。随后,桑教授用温暖亲切的语言,带领大家回顾了人本主义的主要理念。通过讲述自己与孩子、与学生相处的小故事,桑教授向学员们传达了一个重要观点:心理咨询是生命的流露。因此,心理咨询中最有效的工具,正是咨询师本身。作为一个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师,拥有健全整合的人格和卓越的自我觉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上午的课程中,桑教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治疗并促进关系的第一个基要条件——尊重。尊重,就是把当事人看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有价值、有尊严的独特而自主的个体。尊重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条件,通过对当事人无条件的尊重,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气氛,从而允许当事人能够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作为咨询师,应逐步引导当事人,使其相信自己的机体智慧,而不是按照他人的价值条件去生活。
桑教授用一张折叠的白纸,向学员们展示了一个本来完整的圆是如何在不断的否定之下,成为了一个满身尖刺的不规则形状。学员们由此体会到,否定和指责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极大的阻碍力量;相反,被接纳、被尊重、被认可,则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助力。
在实操环节,学员们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当事人、咨询师和观察者,其中的当事人需要扮演成一个不配合、不信任、有攻击性的人。这一练习让学员们体会到,即便是在短短的开场之中,咨询师也可以用自身的尊重和真诚,使当事人逐渐放下戒备、打开心扉。
在下午的课程中,桑教授首先为大家展示了一系列富含情绪的图片,学员们静静地体会图片传达的内容,并进行分享。通过这样一个感受练习,桑教授引出了心理咨询中具治疗并促进关系的第二个基要条件——同感。同感就是进入另一个人的生命,准确地体会到他人的感受,并理解这些感受的含义。由此可见,同感并不是从客观标准看待事物,而是要求咨询师能够设身处地,以当事人的参照标准看待事物。
随后,为了让大家体会到视角的重要性,桑教授通过镜头向学员们展示了一把梳子的背面和正面,并由此引出了知觉场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觉场,只有在当事人的知觉场内看问题,才能更好地与其同感。桑教授特别提出,我们不仅要准确了解当事人的情绪和认知,还要将这种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对方,以此来促进当事人对自身感受和经验的探索,并最终达致更深的自觉和认识。为了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同感的含义和作用,桑教授让大家两人一组,按照“因为……所以我感到……”句式来造句。一方讲述之后,另一方用“因为……所以你感到……”的句式进行复述,并予以回应。即便是一个简单的练习,学员们依然体会到了同感的疗愈作用。作为咨询师,虽然无法改变当事人的外部现实,但是可以改变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从而使其获得应对外部的力量。在课程最后的实操环节,桑教授请两位学员扮演当事人和咨询师,并对咨询师的回应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与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大家回顾了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培训进行到第三日,学员们对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其在高校心理工作中的运用也有了初步的掌握。桑教授循循善诱的讲解和耐心细致的指导,为大家带来了一次收获非凡的培训体验,期待在最后一日培训中对人本主义的实操技术有进一步了解。在今天的培训中,“咨询是生命的流露”,我深深地被这句话戳中。不管是作为辅导员还是心理咨询师,我们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形形色色的学生,甚至是有些微妙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模式、情感特点和行为方式甚至有些“小个性”。相应的,我们在咨询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理解、关注、支持和温暖。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只是用知识、技术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更是用整个生命对学生施加影响。尊重和同感与咨询进展有紧密的关系,可以预测后期的治疗成功。无条件的尊重以及恰当的同感,对咨询的进展起到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咨询师能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想法与感受,而来访者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也更愿意信任咨询师,更愿意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深入探索自我,促进其自我的成长。这可能与采用的其他技术无关。今天的课程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对具体的个案咨询有很强的指导,特别是在情绪感受、情绪表达和同感相关方面的实操练习,一步一步深入,让我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同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疗愈作用。在此感谢伍教授、桑教授的指导和中心老师们的细心安排。同感在咨询中非常重要,因为缺乏同感很有可能让来访感觉自己不被理解,于是会感到失望或者没趣,这不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甚至有可能破坏咨询关系。为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咨询中如何使用或者做到同感,桑教师让学员现场模拟咨询,一位老师扮演咨询师,一位老师扮演来访者,剩下的老师作为观察员。模拟结束后,桑教授会仔细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咨询师在做同感,并且有了怎样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理解和直接地感受到同感的“样子”。我们不仅能学到具体的知识,还学到了很不一样的教学方法,非常受益。